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刘晓燕

硕士生导师
教师姓名:刘晓燕
教师拼音名称:liuxiaoyan
所在单位:冶金工程学院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办公地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性别:女
联系方式:liuxiaoyan@xauat.edu.cn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副教授
在职信息:在职
主要任职:副教授
毕业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所属院系:冶金工程学院
学科:材料加工工程    
其他联系方式

邮编:

通讯/办公地址:

移动电话:

邮箱:

论文成果
超细晶纯锆热压缩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4-08-09    点击次数:

所属单位:冶金工程学院

发表刊物:稀有金属

关键字:超细晶纯锆;变形行为;组织演变;人工神经网络;本构模型;

摘要: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旋锻复合细化工艺制备的超细晶纯锆,在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10-3~10-1s-1的条件下进行压缩实验,分析了超细晶纯锆在热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特点及显微组织演变规律。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超细晶纯锆压缩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变形初期流变应力迅速升高,达到峰值应力后逐渐进入稳态流变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稳态流变应力降低。超细晶纯锆屈服强度显著高于粗晶纯锆;超细晶纯锆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为0.028-0.132,高于粗晶纯锆,而且低应变速率和高温有利于提高超细晶纯锆的塑性;TEM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超细晶纯锆呈现明显的动态回复与再结晶,晶内位错密度减小,晶界逐渐清晰,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压缩本构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AARE)为0.5385%,相关系数(R)为0.9991,模型预测精度高。

合写作者:杨成,杨西荣,罗雷,张欠欠,强萌

第一作者:刘晓燕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学科门类:工学

卷号:中文核心期刊:,9

ISSN号:0258-7076

是否译文:

发表时间:201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