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Profile
VIEW MORE
教育背景: 2004.09–2008.0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 学士 2008.09–2011.0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结构工程专业 推荐免试硕士 2010.09–2013.0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结构工程专业 博士 工作经历: 2013.07-2015.1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讲师 2015.11-2023.1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8.05-今 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副书记(兼) 2023.12-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社会兼职: 2021.08-今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教育分会,副秘书长 2019.11-今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铝合金分会,理事 2017.08-今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工程钢结构分会秘书 2015.11-今 中国钢结构协会疲劳分会会员
于金光
Professor
Paper Publications
半刚性部分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Release time:2024-08-09 Hits:
Affiliation of Author(s):
土木工程学院
Journal:
建筑结构学报
Key Words:
部分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半刚性连接;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Abstract:
在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中,以部分填充混凝土型钢柱替代纯钢柱,形成半刚性部分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体系,为研究其抗震性能,通过一榀缩尺比为1∶3的单跨3层半刚性部分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并与已有的半刚性钢框架-钢板剪力墙试验做对比,分析了二者承载力、滞回性能、柱变形和破坏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同时采用理论对比分析了钢柱和考虑横向系杆作用的部分填充混凝土型钢柱局部屈曲承载力差异,以及横向系杆和部分填充混凝土对钢柱及双重抗侧力体系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双重抗侧力体系协同工作性能良好,滞回性能稳定,整体位移延性系数可达3. 42。以部分填充混凝土型钢替代纯钢柱,抑制了框架柱的局部屈曲和平面外的整体失稳,为内嵌钢板提供了足够的锚固刚度,从而充分发挥了钢板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相较于纯钢柱框架-剪力墙体系,部分组合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位移提高58. 6%,一层柱的整体内凹变形角降低40. 9%,实现了钢板剪力墙平面内的合理破坏模式,形成了“强框架,弱墙板”、“强柱弱梁”的钢板剪力墙体系。
First Author:
haojiping,yujinguang
Indexed by:
Journal paper
Correspondence Author:
党晨,冯啸天,郑春明
Discipline:
Engineering
Volume:
中文核心期刊:109-118,10
ISSN No.:
1000-6869
Translation or Not:
no
Date of Publication:
2019-04-24

Pre One:Study on simplified analytical model of steel plate shear walls

Next One:圆竹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