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张思敬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师拼音名称: zhangsijing
  • 所在单位: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性别: 男
  • 学位: 工学博士学位
  • 在职信息: 在职
  • 主要任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系教师
  • 其他任职: 陕西省化学会会员
  • 毕业院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其他联系方式
Other contact details

邮箱: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改性丝胶生物吸附剂对Ag+的选择性吸附

发布时间:2024-08-09
点击次数:
所属单位:
化学与化工学院
发表刊物:
环境化学-CSCD核心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丝胶;2,5-二硫二脲;改性;选择性吸附;银,英文关键字:silk sericin;2,5-bisthiourea;modification;selectiv
摘要:
以蚕丝丝胶(SS)为基材,通过接枝2,5-二硫二脲制备了改性丝胶生物吸附剂(SO),探讨了影响生物吸附的因素,并对比研究了不同体系中生物吸附剂对Ag+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pH1.0-6.0范围,吸附率随着pH升高而增大.相同条件下,SO吸附容量和吸附率明显优于SS,在单组分Ag+溶液中,pH5.0 时,SO 和SS对Ag+的吸附率分别为96.2%和57.8%,吸附容量分别为20.8mg·g-1和12.5mg·g-1.在三组分(Ag+-Cu2+-Zn2+)及五组分(Ag+-Cu2+-Zn2+-Ni2+-Pb2+)溶液中,SO对Ag+显示出良好的吸附选择性.pH5.0 时,SO对其它贱金属离子很少吸附,而对Ag+的吸附率分别高达95.8%和93.7%;SS尽管对其它贱金属离子吸附率也较低,但其对Ag+的吸附率仅为25.4%和23.7%.吸附动力学表明,吸附剂对Ag+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吸附过程活化能Ea(SO)=43.23kJ·mol-1,Ea(SS)=59.32kJ·mol-1.吸附热力学表明吸附过程为放热的自发过程.25℃吸附平衡时,Ag+在固液两相的分配系数为K(SO)=5111,K(SS)=273.SO 对Ag+吸附机理主要为配位作用,粒子内扩散为吸附过程的速控步骤.
备注:
张思敬-CSCD核心
合写作者:
敖凤娇
第一作者:
赵俊学,王永平,张思敬
论文类型:
期刊论文
卷号:
卷:35
期号:
期:7
页面范围:
页:1516-1525
是否译文:
发表时间:
2016-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