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Profile
VIEW MORE
>>欢迎咨询报考2026年硕士/博士研究生<<        张新生(1978~),男,博士,教授(博导),管理学院副院长。2009年12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10月晋升为副教授,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2013-2014),2016年12月晋升为教授,现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陕西省社科基金2项、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3项等,主持横向项目6项,并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社会治理;管理智能决策与优化;能资环(能源、资源、环境)智能管理与优化...
zhangxinsheng
Professor
Paper Publications
基于CatBoost-SHAP-MCM模型的关中地区PM<sub>2.5</sub>浓度的气象影响因素研究
Release time:2025-09-07 Hits:
DOI number:
10.13198/j.issn.1001-6929.2025.03.08
Journal:
环境科学研究
Key Words:
关中地区;;PM<sub>2.5</sub>;;影响因素;;CatBoost-SHAP-MCM模型
Abstract:
为研究关中地区PM<sub>2.5</sub>浓度变化及其复杂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2020年1月-2023年12月的气象数据,从年、季和月不同时间尺度深入分析关中地区PM<sub>2.5</sub>的空间分异特征;采用最大信息系数分析关中地区PM<sub>2.5</sub>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的关系,同时利用CatBoost-SHAP-MCM模型识别PM<sub>2.5</sub>浓度的关键气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关中地区PM<sub>2.5</sub>浓度呈明显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异性。年际PM<sub>2.5</sub>浓度在2021年最低,为42.93μg/m<sup>3</sup>,在2022年最高,达49.09μg/m<sup>3</sup>。季度和月际变化较为相似,均呈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征,冬季污染最严重,PM<sub>2.5</sub>浓度达84.35μg/m<sup>3</sup>,夏季最轻,为21.42μg/m<sup>3</sup>。西安市、咸阳市和渭南市为高污染城市,铜川市和宝鸡市为低污染城市。(2)PM<sub>2.5</sub>浓度与PM<sub>10</sub>浓度的相关性最高,与CO浓度、SO<sub>2</sub>浓度相关性均较低。(3)露点温度、气温、海平面气压、降水量和地面气压为关键气象影响因素,其在各城市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对关中地区整体和各城市的影响基本保持一致。(4)在低露点温度、低气温以及低露点温度、高海平面气压和高地面气压等特定因素组合下,其对PM<sub>2.5</sub>浓度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显示,关中地区PM<sub>2.5</sub>浓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季节性变化特征,且与露点温度、气温、海平面气压、降水量和地面气压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在特定气象组合条件下PM<sub>2.5</sub>浓度波动更为显著。
Volume:
38
Issue:
04
Page Number:
787-797
ISSN No.:
1001-6929
Translation or Not:
no
Date of Publication:
2025-03-10

Pre One:资源型城市多维韧性耦合协调特征及障碍因素识别——基于山西省地级市的实证

Next One:基于GBDT-XGBoost的西北地区制造业碳排放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