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Words:
短视频;;虚假信息;;视听特征;;信息采纳意愿;;用户情绪
Abstract:
[研究目的]短视频多模态传播特性加剧了虚假信息对用户认知的隐性操控风险。为破解“感官陷阱”的作用黑箱,探究虚假短视频的视听特征对用户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以期为相关机构和平台进行虚假信息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基于SOR理论框架,构建“视听特征-情绪反应-行为决策”链式传导模型。以抖音平台723个虚假短视频为研究样本,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量化视频色彩属性,运用音频挖掘技术解析声学特征,结合SnowNLP实现评论情感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与Bootstrap法检验视听特征对用户信息采纳意愿的直接效应及情绪中介效应。[研究结果/结论]视觉特征与听觉特征对虚假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视觉特征中,暖色率正向显著驱动虚假信息采纳意愿,饱和度与明亮度呈负向抑制;听觉特征中,人声响度与音乐节奏影响均显著降低虚假信息采纳意愿。用户情绪在视觉特征与信息采纳意愿间存在中介效应,但对听觉特征的传导路径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