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雅茹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个人信息 更多+
  • 教师英文名称: Yaru Cui
  • 教师拼音名称: cuiyaru
  • 所在单位: 冶金工程学院
  • 学历: 研究生(博士)毕业
  • 办公地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科大楼
  • 性别: 女
  • 学位: 博士学位
  • 在职信息: 在职

其他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

邮箱:

个人简介

崔雅茹,女,19701月生,吉林省靖宇县人,工学博士,教授,硕士/博士导师。系中国金属协会冶金反应工程分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有色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科技专家库专家。长期从事重金属高效提取及多金属综合回收、冶金资源综合利用、连铸保护渣、新能源及功能材料制备等方面研究工作。在熔渣性能调控及结构模拟、固废综合利用、冶金反应机理与过程控制、多金属高效分离及与回收、功能材料制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局级项目4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及参与横向课题30项。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2篇,其中SCI、EI检索38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准发明专利20余项。广泛与中冶赛迪西安电炉所、西安慧金科技有限公司、国投金城冶金有限公司、汉中锌业有限公司、金川有色金属集团、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开展合作,将多金属高效分离、固废资源回收及高值化利用方面的理论成果用于冶金、化工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 教育经历
  • 工作经历
  • 社会兼职
  • 2004.9~201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000.9~2003.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1989.9~1993.7

    东北大学

  • 2014.11~至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冶金工程学院  -  教授  - 冶金教工党支部书记

  • 2013.4~2014.4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访问学者(副教授)

  • 2006.11~2011.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冶金工程学院  -  副教授

  • 2003.4~2006.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冶金工程学院  -  讲师

  • 中国金属协会冶金反应工程分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有色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科技专家库专家。

MORE+
  • 获奖信息
  • 学术荣誉
  • 曾获荣誉
    暂无内容
  • 获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年度“濮耐教育奖”,2021

  • 获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2022学年“联合荣大优秀教师”,2023

  • 获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主讲教师”,2018

  • “绿色高效海绵钛冶炼集成设备的研发及应用”获得中冶集团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4/7,2023

团队成员

冶金过程优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团队
团队介绍:
基于相同的科研方向和科研兴趣,以项目合作为依托,以未来共同的发展目标为导向,形成本科研团队。
团队重点围绕冶金新技术及过程控制、冶金资源高效利用、钢的洁净化及品种研发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近5年,团队承担及完成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3项,企业横向课题研发与转化项目8项。团队在冶金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熔渣控制及多金属高效提取与回收、品种钢开发及洁净化等领域形成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冶金物理化学基础理论方面,提出钼焙烧核心理论,与企业共同研发多膛炉自动化焙烧工艺。在冶金工艺技术开发方面,开发了基于氧化物冶金的组织原位调控新工艺,低碳齿轮钢微观组织各向异性指数显著下降。基于炼钢全过程工艺环节分析,提出含钛及高强钢中氮含量精准控制措施,被企业采纳。在品种钢开发方面,在CLAM钢中构建了微米-亚微米-纳米尺度的三维强化质点网络结构,成功开发新一代纳米结构RAFM钢。在资源高值利用方面,提出酸洗污泥资源化利用方案,被企业采用;提出镍渣提铁与脉石协同利用技术,与企业协同获准国家级项目。提出铅锌镉砷固废物料侧吹熔炼+烟化工艺处理技术。
团队由具有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冶金热能、材料及模拟计算等知识背景的研究人员共同组成,现有成员4名,其中教授2名(均为博导),副教授2名(均为硕导),均具有博士学历,2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2人具有冶金企业工作经历,人员结构合理,专长互补。团队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统筹规划,以青年教师为科研主力军强化执行,以创建科研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管理体系完善、成果丰硕、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为目标。
团队累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出版教材专著11部,培养研究生80余名,现有在校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与山钢、八钢、汉钢、金堆城钼业、西安电炉所、汉中锌业、金川公司和河钢集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部分成果被采纳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同专业博导 同专业硕导